香港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(文言)¶
初中¶
(分類 1 為文言文,分類 2 為古詩詞)
分类 | 篇名 | 作者/編者/譯者 | 出處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曲突徙薪 (節錄《漢書‧霍光傳》,由「客有過主人者」起至「終亡火患」止) | 班固 | 漢書 |
1 | 西門豹治鄴 | 褚少孫 | 史記 |
1 | 鳥說 | 戴名世 | 南山集 |
1 | 遺大夫種書 | 范蠡 | 暫時從缺 |
1 | 樂羊子妻 (節錄《後漢書‧列女傳》,由「河南樂羊子之妻者」起至「羊子感其言,復還終業」止) | 范曄 | 後漢書 |
1 | 漁家傲(塞下秋來風景異) | 范仲淹 | 范文正公集 |
1 | 祖逖傳 | 房喬 | 晉書 |
1 | 杯弓蛇影 (節錄《晉書‧樂廣傳》,由「嘗有親客」起至「沉疴頓愈」止) | 房玄齡等 | 晉書 |
1 | 蝙蝠 | 馮夢龍 | 笑府 |
1 | 羊裘在念 | 浮白齋主人 | 雅謔 |
1 | 宋定伯捉鬼 | 干寶 | 搜神記 |
1 | 與友人書 | 顧炎武 | 日知錄 |
1 | 廉恥 | 顧炎武 | 亭林詩文集 |
1 | 項脊軒志 | 歸有光 | 詳註語譯古文觀止新編 |
1 | 漢世老人 (節錄,由「漢世有人,年老無子」起至「貨財充於內帑矣」止) | 邯鄲淳 | 太平廣記 |
1 | 守株待兔 (節錄《韓非子‧五蠧》,由「宋人有耕者」起至「而身為宋國笑」止) | 韓非 | 韓非子 |
1 | 老馬識途 (節錄《韓非子‧說林上》,由「管仲、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」起至「不亦過乎」止) | 韓非 | 韓非子 |
1 | 自相矛盾 (節錄《韓非子‧難一》,由「人有鬻矛與楯者」起至「為名不可兩立也」止) | 韓非 | 韓非子 |
1 | 扁鵲見蔡桓公 (節錄《韓非子‧喻老》,由「扁鵲見蔡桓公」起至「桓侯遂死」止) | 韓非 | 韓非子 |
1 | 曾子殺豬明不欺 (節錄《韓非子‧外儲說左上》,由「曾子之妻之市」起至「遂烹彘也」止) | 韓非 | 韓非子 |
1 | 馬說(雜說四) | 韓愈 | 韓昌黎集 |
1 | 丁一士 | 紀昀 | 閱微草堂筆記 |
1 | 老學究 | 紀昀 | 閱微草堂筆記 |
1 | 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 | 康熙 | 庭訓格言 |
1 | 小國寡民 (節錄《道德經》第八十章,由「小國寡民」起至「民至老死不相往來」止) | 老子 | 道德經 |
1 | 少年中國說 | 梁啟超 | 梁任公文存 |
1 | 亡鈇 (節錄《列子‧說符》,由「人有亡鈇者」起至「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」止) | 列子 | 列子 |
1 | 杞人憂天 (節錄《列子》,由「杞國有人」起至「曉之者亦舍然大喜」止) | 列子 | 列子 |
1 | 兩小兒辯日 (節錄《列子‧湯問》,由「孔子東游」起至「孰為汝多知乎?」止) | 列子 | 列子 |
1 | 愚公移山 (節錄《列子‧湯問》,由「太形、王屋二山」起至「漢之陰,無隴斷焉」止) | 列子 | 列子 |
1 | 湖之魚 | 林紓 | 畏廬文集 |
1 | 口技 | 林嗣環 | 虞初新志 |
1 | 女媧補天 (節錄《淮南子‧覽冥訓》,由「往古之時」起至「顓民生」止) | 劉安 | 淮南子 |
1 | 塞翁失馬 (節錄《淮南子‧人間訓》,由「近塞上之人」起至「父子相保」止) | 劉安 | 淮南子 |
1 | 大明湖 | 劉鶚 | 老殘遊記 |
1 | 明湖居聽書 | 劉鶚 | 老殘遊記 |
1 | 賣柑者言 | 劉基 | 誠意伯集 |
1 | 救虎 | 劉基 | 郁離子 |
1 | 蜀賈賣藥 (節錄,由「蜀賈三人皆賣藥於市」起至「今之為士者亦若是夫」止) | 劉基 | 郁離子 |
1 | 說虎 | 劉基 | 郁離子 |
1 | 習慣說 | 劉蓉 | 養晦堂詩文集 |
1 | 緹縈救父 | 劉向 | 列女傳 |
1 | 葉公好龍 (節錄《新序》,由「子張見魯哀公,七日而哀公不禮」起至「『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』敢托而去」止) | 劉向 | 新序 |
1 | 狐假虎威 (節錄《戰國策‧楚策》,由「虎求百獸而食之」起至「以為畏狐也」止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唐雎說信陵君 (節錄《戰國策‧魏策》,由「信陵君殺晉鄙」起至「無忌謹受教」止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陳軫為齊說昭陽 (節錄《戰國策‧齊策》「昭陽為楚伐魏」至「昭陽以為然,解軍而去」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曾參殺人 (節錄《戰國策‧秦策二》,由「昔者曾子處費」起至「投杼逾垣而走」止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鄒忌諷齊王納諫 (節錄《戰國策‧齊策》,由「鄒忌脩八尺有餘」起至「此所謂戰勝於朝廷」止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蘇代止趙王伐燕 (節錄《戰國策‧燕策》,由「趙且伐燕」起至「惠王曰:『善。』乃止」止) | 劉向 | 戰國策 |
1 | 小時了了(《世說新語‧言語第二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(《世說新語‧德行第一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(《世說新語‧德行第一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(《世說新語‧言語第二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鍾毓兄弟小時(《世說新語‧言語第二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鍾毓鍾會少有令譽(《世說新語‧言語第二》) | 劉義慶 | 世說新語 |
1 | 三戒(並序)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去私 (節錄《呂氏春秋》,由「晉平公問於祈黃羊曰」起至「祈黃羊可謂公矣」止) | 呂不韋 | 呂氏春秋 |
1 | 刻舟求劍 (節錄《呂氏春秋‧察今》,由「楚人有涉江者」起至「豈不難哉?」止) | 呂不韋 | 呂氏春秋 |
1 | 殷長者 (節錄《呂氏春秋》,由「武王入殷」起至「已以此告王矣」止) | 呂不韋 | 呂氏春秋 |
1 | 二子學弈 (節錄《孟子‧告子上》,由「弈秋,通國之善弈者也」起至「曰:『非然也』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 |
1 | 天時不如地利章 (節錄《孟子‧公孫丑下》,由「天時不如地利」起至「故君子有不戰,故必勝矣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 |
1 | 以五十步笑百步 (節錄《孟子‧梁惠王》上,由「梁惠王曰:『寡人之於國也』」起至「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 |
1 | 揠苗助長 (節錄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,由「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」起至「其子趨而往視之,苗則槁矣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 |
1 | 論四端 (節錄《孟子‧公孫丑上》,由「孟子曰: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」起至「不足以事父母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 |
1 | 寡人願安承教 (節錄《孟子‧梁惠王》上,由「梁惠王曰:『寡人願安承教』」起至「王請勿疑」止) | 孟子 | 孟子集疏 |
1 | 小人無朋 (節錄《朋黨論》,由「大凡君子與君子」起至「此君子之朋也」止) | 歐陽修 | 歐陽文忠集 |
1 | 賣油翁 | 歐陽修 | 歐陽文忠集 |
1 | 為學 | 彭端淑 | 白鶴堂文錄 |
1 | 大鼠 | 蒲松齡 | 聊齋誌異 |
1 | 狼 | 蒲松齡 | 聊齋誌異 |
1 | 鏡喻 | 錢大昕 | 潛研堂文集 |
1 | 隕石 | 沈括 | 夢溪筆談 |
1 | 老面鬼 | 沈起鳳 | 諧鐸 |
1 | 狂泉 (節錄《宋書‧袁燦傳妙德先生傳》,由「昔有一國」起至「眾乃歡然」止) | 沈約 | 宋書 |
1 | 周亞夫軍細柳 (節錄《史記‧絳侯周勃世家》,由「文帝之後六年」起至「乃拜亞夫為中尉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張良與黃石老人 (節錄《史記‧留侯世家》,由「良嘗從容步游下邳圯上」起至「常習誦讀之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陳涉世家 (節錄《史記‧陳涉世家》,由「陳涉少時」起至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送東陽馬生序 (節錄,由「余幼時即嗜學」起至「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」止) | 宋濂 | 宋學士全集 |
1 | 惠崇春江晚景 | 蘇軾 | 蘇文忠公全集 |
1 | 飲湖上初晴後雨 | 蘇軾 | 蘇文忠公全集 |
1 | 題西林壁 | 蘇軾 | 蘇文忠公全集 |
1 | 記承天寺夜遊 | 蘇軾 | 志林 |
1 | 五柳先生傳 | 陶潛 | 陶淵明集 |
1 | 桃花源記 | 陶潛 | 陶淵明集 |
1 | 傷仲永 | 王安石 | 臨川集 |
1 | 教條示龍場諸生 | 王陽明 | 王陽明全集 |
1 | 貓捕雀 | 薛福成 | 庸盦全集 |
1 | 大同與小康 (節錄《禮記‧禮運》,由「昔者仲尼與於蜡賓」起至「是謂『小康』」止) | 佚名 | 禮記 |
1 | 論學 | 佚名 | 論語 |
1 | 學而篇 | 佚名 | 論語譯注 |
1 | 勤學篇 (節錄《三字經》,由「養不教」起至「不如物」止) | 佚名 | 三字經 |
1 | 夸父逐日 (節錄《山海經‧海外北經》,由「夸父與日逐走」起至「化為鄧林」止) | 佚名 | 山海經 |
1 | 畫龍點睛 (節錄《神異記》,由「張僧繇嘗於金陵安樂寺」起至「未點者如故」止) | 佚名 | 神異記 |
1 | 晏子僕御 (節錄《晏子春秋》,由「晏子為齊相」起至「晏子薦以為大夫」止) | 佚名 | 晏子春秋 |
1 | 黃生借書說 | 袁枚 | 小倉山房文集 |
1 | 湖心亭看雪 | 張岱 | 陶庵夢憶 |
1 | 愛蓮說 | 周敦頤 | 周濂溪集 |
1 | 朱子家訓 (節錄,由「黎明即起」起至「園蔬愈珍饈」止) | 朱柏廬 | 治家格言 |
1 | 訓學齋規 (節錄,由「凡讀書,須整頓几案」起至「眼口豈不到乎」止) | 朱熹 | 朱子全集 |
1 | 淡泊明志並悲守窮廬(出自《誡子書》) | 諸葛亮 | 諸葛亮集 |
1 | 效顰 (節錄《莊子‧天運》,由「西施病心而顰其里」起至「而不知顰之所以美」止) | 莊子 | 莊子 |
1 | 臧與穀牧羊 (節錄《莊子‧駢拇篇》,由「臧與穀」起至「其亡羊均也」止) | 莊子 | 莊子 |
1 | 召公諫厲王監謗 (節錄《國語‧周語上》,由「厲王虐。國人謗王」起至「三年,乃流王於彘」止) | 左丘明 | 國語 |
1 | 燭之武退秦師 (節錄《左傳》,由「晉侯秦伯圍鄭」起至「亦去之」止) | 左丘明 | 左傳 |
1 | 越縵堂日記 | 李慈銘 | 越縵堂日記 |
1 | 大鐵椎傳 | 魏禧 | 虞初新志 |
2 | 買花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慈烏夜啼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暮江吟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賦得古原草送別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憶江南(江南好)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燕詩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錢塘湖春行 | 白居易 | 白居易集 |
2 | 天淨沙·春 | 白樸 | 摭遺 |
2 | 天淨沙·秋 | 白樸 | 摭遺 |
2 | 怨歌行 | 班婕妤 | 中國詩歌寶庫:漢魏詩選 |
2 | 七步詩 | 曹植 | 曹子建集 |
2 | 磧中作 | 岑參 | 岑嘉州集 |
2 | 飲馬長城窟行 | 陳琳 | 中國詩歌寶庫:漢魏詩選 |
2 | 黃鶴樓 | 崔顥 | 崔顥集 |
2 | 八陣圖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月夜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月夜憶舍弟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石壕吏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江南逢李龜年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江畔獨步尋花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客至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春夜喜雨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春望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絕句(兩個黃鸝鳴翠柳)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蜀相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| 杜甫 | 杜工部集 |
2 | 兵車行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泊秦淮 | 杜牧 | 樊川詩集注 |
2 | 山行 | 杜牧 | 樊川文集 |
2 | 江南春 | 杜牧 | 樊川文集 |
2 | 秋夕 | 杜牧 | 樊川文集 |
2 | 蘇幕遮(碧雲天) | 范仲淹 | 宋詞三百首箋注 |
2 | 謁金門(風乍起) | 馮延巳 | 中國古代詩詞名篇 |
2 | 己亥雜詩(其五) | 龔自珍 | 龔定盦全集 |
2 | 四塊玉·閒適(舊酒投) | 關漢卿 | 關漢卿戲曲集 |
2 | 回鄉偶書 | 賀知章 | 全唐詩 |
2 | 寄黃幾復 | 黃庭堅 | 宋詩選 |
2 | 雜感 | 黃仲則 | 中國古代詩詞名篇 |
2 | 尋隱者不遇 | 賈島 | 長江集 |
2 | 虞美人·聽雨 | 蔣捷 | 竹山詞 |
2 |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早發白帝城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秋浦歌(第十五首)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送友人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望天門山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望廬山瀑布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獨坐敬亭山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靜夜思 | 李白 | 李太白全集 |
2 | 古從軍行 | 李頎 | 李頎詩集 |
2 | 如夢令(常記溪亭日暮) | 李清照 | 漱玉詞 |
2 | 醉花陰(薄霧濃雲愁永晝) | 李清照 | 漱玉詞 |
2 | 夜雨寄北 | 李商隱 | 李義山詩集 |
2 | 樂遊原 | 李商隱 | 李義山詩集 |
2 | 夜上受降城聞笛 | 李益 | 古今詩刪 |
2 | 長相思(雲一緺) | 李煜 | 南唐二主詞 |
2 | 相見歡(無言獨上西樓) | 李煜 | 南唐二主詞 |
2 | 浪淘沙(簾外雨潺潺) | 李煜 | 南唐二主詞 |
2 | 虞美人(春花秋月何時了) | 李煜 | 南唐二主詞 |
2 | 題臨安邸 | 林升 | 宋詩一百首 |
2 | 五月十九日大雨 | 劉基 | 中國詩歌寶庫:元明詩選 |
2 | 竹枝詞(楊柳青青江水平) | 劉禹錫 | 劉夢得文集 |
2 | 秋詞 | 劉禹錫 | 劉夢得文集 |
2 | 陋室銘 | 劉禹錫 | 劉夢得文集 |
2 | 烏衣巷 | 劉禹錫 | 劉夢得文集 |
2 | 江雪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2 |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(其二) | 陸游 | 陸放翁全集 |
2 | 示兒 | 陸游 | 陸放翁全集 |
2 | 書憤 | 陸游 | 宋詩選 |
2 | 天淨沙·秋思 | 馬致遠 | 東籬樂府 |
2 | 撥不斷(布衣中) | 馬致遠 | 元曲三百首箋 |
2 | 春曉 | 孟浩然 | 孟浩然集 |
2 | 過故人莊 | 孟浩然 | 孟浩然集 |
2 | 遊子吟 | 孟郊 | 孟東野集 |
2 | 生查子(去年元夜時) | 歐陽修 | 六一詞 |
2 | 水仙子·尋梅 | 喬吉 | 惺惺道人樂府 |
2 | 鵲橋仙(纖雲弄巧) | 秦觀 | 淮海集 |
2 | 對酒 | 秋瑾 | 秋瑾選集 |
2 | 水調歌頭並序(明月幾時有) | 蘇軾 | 東坡樂府 |
2 | 浣溪沙(山下蘭芽短浸溪) | 蘇軾 | 東坡樂府 |
2 | 日喻 | 蘇軾 | 蘇東坡集 |
2 | 天香引·西湖感舊 | 湯式 | 暫時從缺 |
2 | 移居(其二:春秋多佳日) | 陶潛 | 陶淵明集 |
2 | 詠荊軻 | 陶潛 | 陶淵明集 |
2 | 歸園田居 | 陶潛 | 陶淵明集 |
2 | 元日 | 王安石 | 臨川集 |
2 | 泊船瓜洲 | 王安石 | 臨川集 |
2 | 梅花 | 王安石 | 臨川集 |
2 |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| 王勃 | 王子安集 |
2 | 出塞 | 王昌齡 | 王昌齡集 |
2 | 芙蓉樓送辛漸 | 王昌齡 | 王昌齡集 |
2 | 從軍行 | 王昌齡 | 王昌齡集 |
2 | 涼州詞(葡萄美酒夜光杯) | 王翰 | 全唐詩 |
2 |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廸 | 王維 | 唐宋詩舉要 |
2 |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| 王維 | 王右丞集 |
2 | 竹里館 | 王維 | 王右丞集 |
2 | 相思 | 王維 | 王右丞集 |
2 | 鹿柴 | 王維 | 王右丞集 |
2 | 渭城曲·送元二使安西 | 王維 | 王右丞集 |
2 | 村行 | 王禹偁 | 小畜集 |
2 | 涼州詞(黃河遠上白雲間) | 王之渙 | 全唐詩 |
2 | 登鸛鵲樓 | 王之渙 | 全唐詩 |
2 | 滁州西澗 | 韋應物 | 韋蘇州集 |
2 | 更漏子(玉爐香) | 溫庭筠 | 詞律 |
2 | 夢江南(梳洗罷) | 溫庭筠 | 溫庭筠集 |
2 | 過零丁洋 | 文天祥 | 文山先生全集 |
2 | 塞鴻秋·山行警 | 無名氏 | 暫時從缺 |
2 | 西江月·夜行黃沙道中 | 辛棄疾 | 稼軒長短句 |
2 | 破陣子(醉裏挑燈看劍) | 辛棄疾 | 稼軒長短句 |
2 | 清平樂·村居 | 辛棄疾 | 稼軒長短句 |
2 | 醜奴兒·書博山道中壁 | 辛棄疾 | 稼軒長短句 |
2 | 臨江仙(滾滾長江東逝水) | 楊慎 | 中國詩歌寶庫:明清詞曲選 |
2 | 小池 | 楊萬里 | 誠齋詩集 |
2 | 古詩十九首(行行重行行) | 佚名 | 古詩十九首 |
2 | 古詩十九首(西北有高樓) | 佚名 | 古詩十九首 |
2 | 古詩十九首(迢迢牽牛星) | 佚名 | 古詩十九首 |
2 | 古詩十九首(庭中有奇樹) | 佚名 | 古詩十九首 |
2 | 遷居 | 佚名 | 精選雅笑 |
2 | 式微 | 佚名 | 詩經‧邶風 |
2 | 燕燕 | 佚名 | 詩經‧邶風 |
2 | 綢繆 | 佚名 | 詩經‧唐風 |
2 | 采葛 | 佚名 | 詩經‧王風 |
2 | 木瓜 | 佚名 | 詩經‧衛風 |
2 | 子衿 | 佚名 | 詩經‧鄭風 |
2 | 桃夭 | 佚名 | 詩經‧周南 |
2 | 十五從軍征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木蘭詩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江南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長歌行(青青園中葵)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敕勒歌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小重山(昨夜寒蛩不住鳴) | 岳飛 | 岳忠武王集 |
2 | 滿江紅(怒髮衝冠) | 岳飛 | 岳忠武王集 |
2 | 節婦吟 | 張籍 | 中國歷代詩選(中冊) |
2 | 楓橋夜泊 | 張繼 | 全唐詩 |
2 | 望月懷遠 | 張九齡 | 張曲江集 |
2 | 天淨沙·魯卿庵中 | 張可久 | 小山樂府 |
2 | 慶東原·次馬致遠先輩韻 | 張可久 | 小山樂府 |
2 | 賣花聲·懷古(美人自刎烏江岸) | 張可久 | 元曲三百首箋 |
2 | 山坡羊·潼關懷古 | 張養浩 | 雲莊休居自適小樂府 |
2 | 漁歌子(西塞山前白鷺飛) | 張志和 | 玄真子 |
2 | 約客 | 趙師秀 | 清苑齋集 |
2 | 論詩 | 趙翼 | 甌北詩集 |
2 | 塞鴻秋·潯陽即景 | 周德清 | 暫時從缺 |
高中¶
分类 | 篇名 | 作者/編者/譯者 | 出處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白馬篇 | 曹植 | 曹子建集 |
1 | 贈白馬王彪並序 | 曹植 | 文選 |
1 | 阿房宮賦 | 杜牧 | 樊川集 |
1 | 岳陽樓記 | 范仲淹 | 范文正集 |
1 | 左忠毅公軼事 | 方苞 | 可參考、使用任何版本 |
1 | 通蔽 | 方苞 | 望溪集 |
1 | 病梅館記 | 龔自珍 | 龔定盦全集 |
1 | 師說 | 韓愈 | 東雅堂昌黎集註 |
1 | 張中丞傳後敘 | 韓愈 | 東雅堂昌黎集註 |
1 | 春夜宴桃李園序 | 李白 | 古今事文類聚 |
1 | 弔古戰場文 | 李華 | 李遐叔文集 |
1 | 陳情表 | 李密 | 文選 |
1 | 諫逐客書 | 李斯 | 御選古文淵鑒 |
1 | 蟹 (節錄《閒情偶寄》,由「予于飲食之美」起至「殆相終始者乎」止) | 李漁 | 閒情偶寄 |
1 | 江水.三峽 (節錄《水經注》,由「江水又東逕廣溪峽」起至「亦當芣驚知己于千古矣」止) | 酈道元 | 水經注 |
1 | 與妻書 | 林覺民 | 歷代書信選注 |
1 | 問說 | 劉開 | 劉孟塗集 |
1 |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始得西山宴遊記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捕蛇者說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鈷鉧潭西小丘記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種樹郭橐駝傳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蝜蝂傳 | 柳宗元 | 柳河東集 |
1 | 鈷鉧潭記 | 柳宗元 | 御選唐宋文醇 |
1 | 察今 | 呂不韋 | 呂氏春秋 |
1 | 中山狼傳 | 馬中錫 | 古今說海 |
1 | 秋聲賦 | 歐陽修 | 文忠集 |
1 | 醉翁亭記 | 歐陽修 | 文忠集 |
1 | 山莊玩月記 | 皮錫瑞 | 師伏堂駢文 |
1 | 種梨 | 蒲松齡 | 聊齋誌異 |
1 | 弈喻 | 錢大昕 | 潛研堂文集 |
1 | 與陳伯之書 | 丘遲 | 文選 |
1 | 長安雪下望月記 | 舒元輿 | 唐文粹 |
1 | 赤壁之戰 (節錄《資治通鑑》卷六十五,由「初,魯肅聞劉表卒」起至「引軍北還」止) | 司馬光 | 資治通鑑 |
1 | 毛遂自薦 (節錄《史記.平原君虞卿列傳》,由「秦之圍邯鄲」起至「遂以為上客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屈原列傳 (節錄《史記.屈原賈生列傳》,由「屈原者,名平」起至「竟為秦所滅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信陵君竊符救趙 (節錄《史記.信陵君列傳》,由「魏公子無忌者」起至「而公子獨與客留趙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垓下之圍 (節錄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,由「項王軍壁垓下」起至「乃自刎而死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廉頗藺相如列傳 (節錄《史記.廉頗藺相如列傳》,由「廉頗者,趙之良將也」起至「為刎頸之交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管晏列傳 (節錄《史記.管晏列傳》,由「管仲夷吾者」起至「而多鮑叔能知人也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鴻門會 (節錄《史記.項羽本紀》,由「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」起至「沛公至軍,立誅殺曹無傷」止) | 司馬遷 | 史記 |
1 | 留侯論 | 蘇軾 | 東坡全集 |
1 | 超然臺記 | 蘇軾 | 東坡全集 |
1 | 六國論 | 蘇洵 | 嘉佑集 |
1 | 上樞密韓太尉書 | 蘇轍 | 欒城集 |
1 | 黃花崗烈士事畧序 | 孫文 | 孫中山先生選集 |
1 | 孫子二則 (節錄《孫子.謀攻》,由「故用兵之法」起至「每戰必敗」止;節錄《孫子.地形》,由「視卒如嬰兒」起至「勝乃可全」止) | 孫武 | 孫子 |
1 | 歸去來兮辭幷序 | 陶淵明 | 陶淵明集 |
1 | 讀山海經(其一)(孟夏草木長) | 陶淵明 | 陶淵明集 |
1 | 材論 | 王安石 | 臨川文集 |
1 | 遊褒禪山記 | 王安石 | 臨川文集 |
1 | 讀孟嘗君傳 | 王安石 | 臨川文集 |
1 | 蘭亭集序 | 王羲之 |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|
1 | 與宋元思書 | 吳均 |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|
1 | 滿井遊記 | 袁宏道 | 畿輔通志 |
1 | 虎丘記 | 袁宏道 | 文章辨體彙選 |
1 | 祭妹文 | 袁枚 | 小倉山房文集 |
1 | 五人墓碑記 | 張溥 | 七錄齋詩文合集 |
1 | 出師表 | 諸葛亮 | 古文雅正 |
1 | 與司馬相如書(一作《與相如書》) | 卓文君 | 文章辨體彙選 |
1 | 曹劌論戰 (節錄《左傳》,由「春,齊師伐我」起至「故逐之」止) | 左丘明 | 可參考、使用任何版本 |
1 | 五蠹 | 韓非子 | |
1 | 矛盾 (節錄《韓非子》,由「歷山之農者侵畔」起至「未可與為政也」止) | 韓非子 | |
1 | 和氏 | 韓非子 | |
1 | 說難 | 韓非子集釋 | |
1 | 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 (節錄《論語.先進篇》,由「子路、曾晳、冉有、公西華侍坐」起至「孰能為之大」止) | 論語注疏 | |
1 | 論仁論君子 | 論語注疏 | |
1 | 論孝 | 論語注疏 | |
1 | 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 (節錄《孟子.告子下》,由「舜發於畎畝之中」起至「而死於安樂也」止) | 孟子注疏 | |
1 | 莊暴見孟子章 (節錄《孟子.梁惠王章句下》,由「莊暴見孟子」起至「今王與百姓同樂,則王矣」止) | 孟子注疏 | |
1 | 魚我所欲也 (節錄《孟子‧告子上》,由「魚,我所欲也」起至「此之謂失其本心」止) | 孟子注疏 | |
1 | 齊人有一妻一妾 (節錄《孟子.離婁下》,由「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」起至「幾希矣」止) | 孟子注疏 | |
1 | 非攻(上) | 墨子 | |
1 | 兼愛 | 墨子 | |
1 | 大學 (節錄《禮記‧大學》,由「大學之道」起至「未之有也」止) | 新譯四書讀本 | |
1 | 中庸(第一章及第十四章) | 新譯四書讀本 | |
1 | 隆禮重法 (節錄《荀子‧君道》,由「至道大形」起至「此之謂也」止) | 荀子 | |
1 | 勸學 (節錄《荀子》,由「君子曰:學不可以已」起至「用心躁也」止) | 荀子 | |
1 | 荊軻刺秦王 (節錄《戰國策》卷三十一.燕三,由「秦將王翦破趙」起至「秦王目眩良久」止) | 戰國策 | |
1 | 蘇秦為趙合從說楚威王 | 戰國策 | |
1 | 逍遙遊 | 莊子翼 | |
1 | 庖丁解牛 (節錄《莊子.養生主》,由「吾生也有涯」起至「得養生焉」止) | 莊子注 | |
1 | 泥龜與鵷鶵 (節錄《莊子.秋水》,由「莊子釣於濮水」起至「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耶」止) | 莊子注 | |
1 | 知魚之樂 (節錄《莊子.秋水》,由「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」起至「我知之濠上也」止) | 莊子注 | |
1 | 秋水 (節錄《莊子.秋水》,由「秋水時至」起至「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」止) | 莊子注 | |
1 | 趙盾諫靈公 (節錄《左傳》,由「晉靈公不君」起至「越競乃免」) | 左傳杜林合注 | |
2 | 長恨歌 | 白居易 | 白氏長慶集 |
2 | 琵琶行 | 白居易 | 白氏長慶集 |
2 | 賣炭翁 | 白居易 | 白氏長慶集 |
2 | 沉醉東風·漁父詞(黃蘆岸、白蘋渡口) | 白樸 | 可參考、使用任何版本 |
2 | 短歌行 | 曹操 | 文選 |
2 | 龜雖壽 | 曹操 | 樂府詩集 |
2 | 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 | 岑參 | 御定全唐詩 |
2 |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| 岑參 | 御定全唐詩錄 |
2 |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旅夜書懷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宿江邊閣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登高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閣夜 | 杜甫 | 杜詩詳註 |
2 | 登樓 | 杜甫 | 集千家註杜工部詩集 |
2 | 己亥雜詩(其一百二十五)(九州生氣恃風雷) | 龔自珍 | 龔定盦全集 |
2 | 四塊玉·閒適(南畝耕) | 關漢卿 | 可參考、使用任何版本 |
2 | 登快閣 | 黃庭堅 | 山谷外集 |
2 | 揚州慢(淮左名都) | 姜夔 | 白石道人歌曲 |
2 | 暗香(舊時月色) | 姜夔 | 白石道人歌曲 |
2 | 月下獨酌 | 李白 | 李太白文集 |
2 | 把酒問月 | 李白 | 李太白文集 |
2 |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| 李白 | 李太白文集 |
2 | 將進酒 | 李白 | 李太白文集 |
2 | 夢遊天姥吟留別 | 李白 | 李太白文集 |
2 | 一剪梅(紅藕香殘玉簟秋) | 李清照 | 漱玉詞 |
2 | 聲聲慢·秋情(尋尋覓覓) | 李清照 | 漱玉詞 |
2 | 無題(相見時難別亦難) | 李商隱 | 李義山詩集 |
2 | 錦瑟 | 李商隱 | 李義山詩集 |
2 | 相見歡(林花謝了春紅) | 李煜 | 詞綜 |
2 | 破陣子(四十年來家國) | 李煜 | 花草稡編 |
2 | 雨霖鈴(寒蟬淒切) | 柳永 | 宋詞三百首箋注 |
2 | 卜算子·詠梅(驛外斷橋邊) | 陸游 | 放翁詞 |
2 | 訴衷情(當年萬里覓封侯) | 陸游 | 放翁詞 |
2 | 關山月 | 陸游 | 劍南詩槀 |
2 | 水仙子(一作《湘妃怨》)(春風驕馬五陵兒) | 馬致遠 | 樂府新編陽春白雪 |
2 | 臨洞庭 | 孟浩然 | 孟浩然集 |
2 | 蝶戀花(庭院深深深幾許) | 歐陽修 | 六一詞 |
2 | 九歌‧山鬼 | 屈原 | 楚辭補注 |
2 | 國殤 | 屈原 | 楚辭章句 |
2 | 水龍吟(似花還似非花) | 蘇軾 | 東坡詞 |
2 | 江城子·獵詞(老夫聊發少年狂) | 蘇軾 | 東坡詞 |
2 | 江城子(十年生死兩茫茫) | 蘇軾 | 東坡詞 |
2 | 定風波(莫聽穿林打葉聲) | 蘇軾 | 東坡詞 |
2 | 念奴嬌·赤壁懷古(大江東去) | 蘇軾 | 東坡詞 |
2 | 和子由澠池懷舊 | 蘇軾 | 東坡全集 |
2 | 詠荊軻 | 陶淵明 | 陶淵明集 |
2 | 飲酒(其五)(結廬在人境) | 陶淵明 | 陶淵明集 |
2 | 明妃曲(兩首) | 王安石 | 王荊公詩注 |
2 | 山居秋暝 | 王維 | 王右丞集箋注 |
2 | 鳥鳴澗 | 王維 | 王右丞集箋注 |
2 | 漢江臨汎 | 王維 | 王右丞集箋注 |
2 | 正氣歌(並序) | 文天祥 | 文山集 |
2 | 木蘭花(可憐今夕月) | 辛棄疾 | 稼軒長短句 |
2 | 青玉案·元夕(東風夜放花千樹) | 辛棄疾 | 稼軒詞 |
2 | 南鄉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懷(何處望神州) | 辛棄疾 | 稼軒詞 |
2 | 賀新郎(甚矣吾衰矣) | 辛棄疾 | 稼軒詞 |
2 | 醜奴兒(少年不識愁滋味) | 辛棄疾 | 稼軒詞 |
2 | 永遇樂(千古江山) | 辛棄疾 | 御選歷代詩餘 |
2 | 浣溪沙(一曲新詞酒一杯) | 晏殊 | 珠玉詞 |
2 | 陌上桑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戰城南 | 佚名 | 樂府詩集 |
2 | 邁陂塘(問世間) | 元好問 | 詞綜 |
2 | 驟雨打新荷(綠葉陰濃)(一作《小聖樂》) | 元好問 | 御選歷代詩餘 |
2 | 念奴嬌·洞庭(洞庭青草) | 張孝祥 | 于湖詞 |
2 | 瑣窗寒(暗柳啼鴉) | 周邦彥 | 片玉詞 |
2 | 西河·金陵懷古(佳麗地) | 周邦彥 | 御選歷代詩餘 |
2 | 望薊門 | 祖詠 | 御定全唐詩 |
2 | 黍離 | 毛詩注疏 | |
2 | 碩鼠 | 毛詩注疏 | |
2 | 關雎 | 毛詩注疏 |